2014年6月10日,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工信部等17部門主辦、中國經濟網執行承辦的以“尚德守法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為主題的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我協會何繼紅會長受邀參加了本次論壇,并接受了中經網的采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食品安全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標本兼治、長抓不懈。要讓德治和法治兩個“車輪”同時轉起來,促進社會共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汪洋指出,這次活動以“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為主題,很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尚德守法,是實現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保障。企業作為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要把誠信守法的經營理念奉為信條,建立保證質量安全的內控、溯源、召回等制度,嚴密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政府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健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加快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紅黑名單”制度,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讓違法犯罪分子不敢挑戰法律底線。社會各方面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營造維護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讓尚德守法成為社會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行動。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張勇與會并指出,必須拿起“德治”和“法治”兩大武器,提升治理能力,規范生產經營和監督管理行為,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張勇表示,食品產業是“良心產業”、“道德產業”。安全食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保障食品安全,重要的是要提升治理能力,規范生產經營和監督管理行為,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因此,必須拿起“德治”和“法治”這兩大武器。“德法并治”不僅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市場決定作用的客觀要求。要堅持以道德為基石、法治為保障,揚善制惡、扶正祛邪,推動形成“尚德守法”的良好秩序和社會風尚,構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