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戰略”的實施,更好地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年會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懇談會”于今日在北京召開。中國食品安全領域的權威專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領導、企業家代表出席,我會會長何繼紅作為行業專家應邀參加了會議。

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年會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懇談會現場。

出席會議的專家代表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在致辭中指出,我們清醒認識到,我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與“四個最嚴”的要求相比,與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熱切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國食品產業基礎薄弱、市場秩序失范、誠信意識淡薄、監管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凝神聚力、倍道而進,下大力氣認真加以解決”。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的放心”。“這是中國第一次將食品安全戰略提到五年規劃中,為我們未來五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目標方向。”騰佳材強調,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需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四個最嚴”為準繩,以建立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為抓手,加快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戰略,切實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食品產業發展水平,讓人民群眾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
經濟日報社長徐如俊表示,十三五要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戰略,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健康、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視。而這一戰略的實施,又是一個任務艱巨、規模宏大、系統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傾力投入,新聞媒體責無旁貸。
徐如俊表示,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在國務院食安辦的指導下,在各位專家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已經成為一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平臺,兩年來,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主辦、承辦、協辦了百余場食品安全領域的研討會、論壇、大型公益活動、科普活動等,特別是去年以來,論壇組織了食品安全媒體訓練營、食品安全校園行、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等創新活動。僅公益大賽就組織線上線下兩萬多名大學生參加,涉及11個城市的四十多所高校,收到幾千件參賽作品。這是我們主動履行媒體的社會責任、積極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具體體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經濟日報和中國經濟網將充分發揮中國食品安全30論壇的作用,既做好線上的食品安全的新聞報道,也多做培訓、交流、科普等線下工作,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切實提升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貢獻力量。
據悉,本次會議期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章良,中國工程院士孫寶國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等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共同對如何理解食品安全戰略內涵、探討食品行業“十三五”規劃主體內容,以及討論如何落實有關精神等,進行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解讀和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