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消費短期造成較大影響,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1—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個百分點。如何提振消費,促進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3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消費仍將持續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居民外出急劇減少,消費市場受到較大沖擊,特別是2月份。住宿、餐飲、大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等行業和業態客流大幅下降,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困難。與此同時,我國消費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活力和新的增長點。疫情發生以來,生活必需品消費穩中有增,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方式快速發展。
“總體來看,疫情對消費短期的影響較大,中期趨于平緩。”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介紹,近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企業復工營業加快推進,市場銷售觸底回升、穩步向好。全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品牌連鎖店、電商平臺以及快遞業的開業率都超過了90%。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中回落。“商務部監測的重點零售企業2月下旬日均銷售額較2月中旬增長5.6%;3月上旬,環比增長0.5%。”王斌表示,隨著國家和地方出臺一系列的促進消費回補釋放的政策逐步落地見效,后期消費會逐步恢復。疫情期間,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疫情使我國市場和流通經受了一場嚴峻的大考,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
新消費成為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消費領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壯大,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更是促進了其發展。
農產品滯銷信息線上收集發布平臺促進產銷對接、電商平臺集中采購直播銷售……“在這次疫情期間,以網絡購物和網上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展現出了強大生命力,新型消費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 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加快以5G網絡和數據中心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進信息服務全覆蓋;鼓勵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新模式,促進傳統銷售和服務上線升級;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促進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推動新消費健康發展。
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社區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王斌表示,社區商業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區商業的發展,商務部連續兩年將社區商業發展列為消費升級行動計劃推動的重點內容。各級商務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社區商業發展:一是加快推動社區便利店的發展。去年底,商務部會同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部署指導各地優化便利店的網點布局,大力推進便利店品牌化建設。2019年,大型連鎖便利店新開業的門店超過1.2萬家。各地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社區便利店建設,比如北京提供財政資金支持,部署用三年時間建成連鎖便利店6400個,實現社區的全覆蓋。二是支持社區菜市場的建設改造。中央和地方財政積極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推進菜市場、農貿市場、社區菜店等農產品零售終端的建設改造,提升建設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2019年各地建設改造的標準化菜市場140多個,有效改善了城鄉居民消費環境。三是促進社區生活服務業的發展。積極推進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的建設,整合餐飲、快遞、維修等消費服務功能。2019年,全國已建成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200多個,推動傳統的中小型百貨商場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轉型,向集超市、餐飲、教育、培訓、娛樂、文體、健康等為一體的鄰里型社區服務中心轉變,構建便民服務消費圈。四是創新社區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各地積極推廣自助結算、掃碼支付等智能技術進行便利店的數字化改造,整合實體便利店與線上資源,開展全渠道的經營,強化互聯網+便利店建設,探索推行社區體驗式電商、社區無人零售、無接觸配送等新模式的發展。疫情期間,武漢實行社區封閉升級管理以后,保供電商平臺的數量由11家增至40多家,為滿足社區居民消費需求發揮了重大作用。
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疫情后的消費、產品和服務質量會不會打折扣成為消費者廣泛關注的問題。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管司副司長白京華表示,消費維權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市場監管部門始終高度重視消費者保護工作,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切實保障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的暢通,努力做到消費者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市場監管總局在機構整合以后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將原5條投訴舉報熱線統一整合到12315熱線上,既方便消費者在一個渠道上反映訴求,也有利于執法部門統一受理消費者訴求。“疫情期間12315平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還支持網頁、APP、微信、支付寶、百度小程序等登錄方式,各地還積極探索運用即時通信工具進行遠程視頻調解。”
白京華表示,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大力氣推動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積極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在落實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加強消費領域的誠信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教育宣傳引導工作、建立消費環境的測評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消費維權是廣大消費者非常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白京華說。
化危為機還需多部門齊發力
“疫情確實對我們的消費造成了不小沖擊。但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特別是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被疫情抑制、凍結的消費需求很快會釋放出來。同時,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也很快會培育發展壯大起來。”哈增友表示,當下,主動作為,化危為機成為其中關鍵。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全力保障吃穿用基本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重振文旅和餐飲消費;擴容提質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全面推廣健康消費;著力釋放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消費潛力。“需要強調的是,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協同發力。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推進復產復工、恢復營業的主體責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緊取消過度管控的做法和規定,盡快讓消費熱起來、讓經濟活起來。”哈增友說。
“商務部將重點要抓好加力企業復工營業、擴大重點商品消費、壯大服務消費、促進城市消費、提升鄉村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促進平臺等七個方面的工作。”王斌表示,消費是生產的目的,貫穿國民經濟循環的全過程,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對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商務部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千方百計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做出貢獻。